當我遇上………長老

蘇明波弟兄

1.       從初信到委身的過程

最初接觸基督教, 是透過姐姐(即蘇愛平牧師)的刻意安排, 將我運送到靈安堂. 初次遇上第一位傳道人 (即現時的巫玉揆牧師). 禮貌地打個招呼,便返回座位(當時在教會開設的自修室). 心裡想: 我只是來借過座位温書, 其它的瑣事, 不用打擾我啦….

然而, 上帝卻藉著傳道人多次的邀請, 加上在自修室開始認識了一些新朋友和對團契一些主題週目也頗為吸引. 我便在不經意地開始返團契, 參加不同性質的聚會, 開始對基督教信仰追尋探索之旅. 正如其他慕道者一樣, 並未有什麽驚天動地的大事. 然而, 我卻靜悄悄地在19808月一次的福音營, 深感自己的罪和被聖靈的感動下, 我便决志信主, 在眾人面前接受主耶穌為我個人的救主.

往後的日子, 便很“正统”地參加學道班, 後來受洗加入教會, 便加入了信義會靈安堂這個大家庭至今已踏入第32年頭.

至今, 我和太太及一對子女繼續在靈安堂出出入入, 願我們都能做到經上的教訓, 不可停止聚會, 並且能遵行我和我的一家必定事奉耶和華.

 

2.       從被接待到服事教會的改變歷程

受洗加入教會後,十分享受與弟兄姊妹在靈裡的相交和團契生活, 那份彼此在主內互相結連和同心守望的經歷, 深深體驗那份情與義的珍貴. 猶記得…

^團友們會相約三五知己於聚會後吃消夜的習慣…當然明早仍會準時出席主日崇拜….

^會靜悄悄地為傳道人慶祝生日…

^遇上團友們有不愉快的事情, 會為對方祈禱及揾幫手…

確實還有更多的”好人好事”在腦海中浮現出來. 縱使昔日的好兄弟和肢體因着種種原因,部份未有留在靈安堂或轉往另外地方聚會. 我卻肯定過去在教會的生活和肢體間靈裡的深交和互通, 已領受不少被接待和造就的福氣.也許就如詩歌所言: 在靈裡合一的美善.

有了領受, 便該向上帝作出回應, 服事各肢體. 為此,我也參與了事奉行列.由做團契職員, 主日學導師, 詩班員,執事…到有幸出任信義會常務委員, 家庭關顧部部長等職, 在此漫長的歲月裡, 我深感原來有份為福音出點力, 並持守為身旁的肢體作點事, 是作基督徒的福氣和本份. 也是為主作見證不可或缺的元素.不論是有職位的事奉,或只是在聚會時,發現身旁有肢體需要關懷或代禱, 而你又能付諸行動. 這便實踐了經上的教導, 既作在一個小子身上, 便是作在我的身上. 正如詩歌所記獻我們所作的給上主.過去我作的不多, 在往後仍需繼續努力.

 

3.       從懷疑到聽命的順服

今次有幸被教會選召為長老, 過程中帶來不少的驚變.

驚者是…

一連串的自我質疑..包括我的背景, 學歷夠“班”嗎? 對聖經甚或神學的認識足夠嗎? 我的品德和靈性夠“斤量”作他人的榜樣嗎?...單看以上的自我審查, 你不難看出我的軟弱和自我中心的一面.也許是凡人一個, 也難怪會被俗世的眼光所影響.那麽,怎樣才能調校一個合乎神心意的回應?

變者是….

經與牧者深入溝通, 和多次專心專注聆聽及叩問上帝的心意, 我卻開始有另類的體會和領受.

作長老的,他的個人操守,品行, 靈性固然需要考慮, 然而更核心的卻是願意畢生持守一顆忠心服事和聽命於主的心志和承担. 撫心自問, 在過去30多年的信仰路途上, 我有跌倒過, 有失望和沮喪的日子, 然而, 在當中有幸得到眾牧者及前輩的教導和戰友們的守望, 難關難過, 卻一步一步依靠上帝的恩典安然渡過,也許就是經上所言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這樣, 我已認定自己此生作為信義人的印証.

我明白作長老的, 就是作上帝的僕人,要與教牧及眾肢體為這福音打美好的仗. 也許我所需要的乃是將自己呈獻給上主, 並專一認定衪的旨意, 聽命於主. 當我學會了這份聽命於上帝和教會, 當我樂於被上帝使用和差派.心內卻得了一份釋然的感覺. 也不再有太多的自我審查或疑問.豈不知我們有幸能被主使用, 乃出於衪的恩典和揀選, 而非世人所看重的所謂才幹, 專業知識或其他種種. 哪怕我只是一千両或是二千両, 能忠心為主盡其所托的, 成為佳祭呈獻給上主, 就是我該作的回應.